2013年9月2日

IR Filter 濾鏡拍攝分享 (下集)

這篇跟大家分享一下裝IR濾鏡拍攝後,進電腦後製的經驗。

<以下用PHOTOSHOP來做我個人調整設定的分享>
剛拍好的RAW檔用camera raw 開啟,一整片黃黃紅紅的....
稍微做一點修正,把因為過曝而消失的細節補救回來,
(這是用RAW檔存取的好處,如果是用JPG直出,死白的地方是救不回來的。)


新增一個"色版混合器"的channel,來做紅藍色版對調的設定。

輸出色版-->紅

紅色版--->紅調成0

紅色版--->藍調成100

接下來
輸出色版--->藍

藍色版--->藍調成0


藍色版--->紅調成100

<以上就是人家說的"紅藍色版對調">

經過調整後,反而冷色調太重,一整片藍藍的太驚聳。
而且我想要樹葉是白色的~!

所以這邊順便分享一下簡易的白平衡調整。
因為單色的關係,在畫面上選取一個範圍,COPY起來。


然後點到剛剛複製好的那個圖層,
選取--> 濾鏡/模糊/平均(模糊),將區塊內的色階,做平均值的演算。
會變成....一個色塊。

新增一個"色階"的channel

點選最下面的滴管(要DOUBLE CLICK)


連點兩下會出現色盤。

吸取剛剛平均模糊過的那個區塊。

有看到四個區塊吧(HSB/LAB/RGB/CMYK)四種色彩系統的數值
這邊利用HSB[色相(Hue)、飽和度(Saturation)以及B 指的是亮度(Brightness)]
裡的飽和度設定來將色塊調整成完全的灰階。
所以把S(飽和度) 的值調成0;然後按"確定"。



是否要另存新增目標色為預設值? ---> NO~ 否!

接下來去吸一下平均模糊過的那個色塊,藍色的色塊就會變成灰階色塊。

最後把色塊的圖層移除就完成啦

<下面是再依我個人喜好調整過的完成圖>


<其他照片>






剛好補捉到一個有趣的畫面,
猜測應該是皮膚比較薄,竟然可以穿透皮膚拍到血管分佈的照片!


以上應該算是....人家說的"半IR攝影"
透過鏡頭前的一片IR濾鏡,濾掉大部份可見光,
在沒太多可見光干擾下,
得到較單純的曝光結果。
市面上是有人提供改機的服務,工錢大約落在5000。
是改掉感光元件前的一片低通濾鏡,換成IR濾鏡。
好像叫作....."高速IR",
拍出來的效果,我是覺得不太一樣,效果也更好。
但是提到"改"...就是一條有去無回的路了.....
單純分享一下這次玩耍的經驗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